api proxy
最近使用 expressjs 要將 api proxy 到另外一個 domain 的 api server 上。查了一下最簡單的做法是用 request 來處理。
|
|
看起來很簡單不過為了要解決 api server 會做 301/302 redirect 的動作,追了sourcecode才知道有這個 followAllRedirects
的設定,特此記錄一下。
最近使用 expressjs 要將 api proxy 到另外一個 domain 的 api server 上。查了一下最簡單的做法是用 request 來處理。
|
|
看起來很簡單不過為了要解決 api server 會做 301/302 redirect 的動作,追了sourcecode才知道有這個 followAllRedirects
的設定,特此記錄一下。
使用 reactjs 來寫 test case 時,用 PhantomJS 執行時就遇到這個 error,奇怪的是用其他的 browser 來執行就沒有問題。
|
|
查了一下追到這個 issue Function.prototype.bind is undefined,看起來是 PhantomJS 的內核沒有支援 Function.prototype.bind。於是再找到 MDN 的 Function.prototype.bind,在載入 reactJS 之前先將這個 polyfill 加進去就可以解決了。
|
|
|
|
前幾天才寫了一篇 browserify and karma test 的環境設定,結果今天就踩到天大的 bug:Requiring files that require other files will cause failure.,問題是發生在你的 require dependency 太深的話就會發生 error。我自己遇到是在四層以上就會遇到一模一樣的 error message。
底下有人(gah-boh)留言:”I ended up not using karma-browserify. I tried karma-browserifast and ran into another issue with it. “,然後也提供了他的解法。
|
|
我才發現根本就不需要用到 karma-browserify 來處理 (而且也不需要 gulp-karma(https://github.com/karma-runner/gulp-karma)),直接用 browserify 把所有的 test script 產生出來就好了。
以下是我的 task 設定
然後 test task 照舊但是要在 browserify:test 做完之後在執行即可
|
|
我一開始把 browerify 和 karma 的整合想得太複雜了,其實只要把 test case 都經過 browserify compile 之後就可以 run karma 了。我又繞了一大圈,真想殺了我自己。
[2014/07/10 update] No need to use karma-browserify
browserify 真的是個很棒的東西,可以用
task 沒什麼特別的,其實只是執行
karma 的設定主要是參考 karma-browserify,也可以直接參考我的設定 karma.conf.js。
都設定好之後就可以開始寫測試了,最棒的部分就是可以單獨測試某個 module。例如:
|
|
如此就可以把跟 UI 沒關係的 module 抓出來單獨做 unit-testing,而環境設定好之後我想 end to end testing 應該對 karma 來說都是可以相對簡單的事情了,然後要跑什麼 test report 應該就都可以了,喔耶!
也可以直接參考我的 repository:
https://github.com/blackbing/htccs-webapp/tree/develop
最近在玩 node-webkit 遇到一個問題,就是 video 不支援 mp4,原本在瀏覽器開發的好好的,丟到 node-webkit 執行就會死掉。追了一下原來有這個 issue,而且還寫了 wiki Support mp3 and h264 in video and audio tag。大意是說因為 License 的關係,node-webkit 並不會把這些有專利的影音格式支援 build 進去,若您的應用程式需要支援這些有專利的影音格式,可以用以下的解決方式,但風險自負。
詳細看了一下 wiki,最簡單的方式是將 libffmpegsumo.so 取代至 build 出來的專案中。但一定要跟 node-webkit 的 chromium 版本相同,若你自己的 chrome 是最新版的並不保證支援。
於是我在 build 完再把 libffmpegsumo 複製過去取代,重新開啟之後發現影片出現了,但是沒有聲音,WTF。
而在 windows 上的症頭是程式無回應。WTF。
不過這也是 wiki 上寫的並不保證支援最新版本的 chrome。
突然想到,這麼麻煩解 mp4 的問題幹嘛,就轉成支援的格式就好了,於是我突然想到可以用 WebM的格式,而且大部分瀏覽器都已經 support 了。所以我就先把 mp4 轉成 webm,沒想到最大的 benefit 就是檔案大小,從原本的 13M 降低成 2.8M,真是嚇死我了,因為當初想要用 node-webkit 包起來有個主要原因就是影片的檔案大小問題,想說可以跑在本機執行的話會比較順暢。不過 anyway,加上一個 source 之後就可以在 node-webkit 上順利執行了,也不用在 build process 中加入奇怪的取代 lib 的動作,非常的好。
|
|
在想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不一定要執著在問題的本身,有時候回頭去思考問題或者轉個方向,搞不好就很快的迎刃而解了。想當初我為了要解決播放 mp4 的問題,花了很多時間搜尋 node-webkit mp4 的問題(目光含淚),但其實以我的需求根本不需要直接去解決這個問題。以上。
Javascript 的世界裡頭充滿了 callback,從其他語言進入 Javascript 的世界常會頭昏,甚至會有點排斥這樣的特性。本篇文章介紹 Deferred 物件的基礎用法,避免程式在做順序任務的處理時難以維護,在模組化的程式設計中,是很重要也很常用到的技巧。
假設我們有一個 query 的 function,也許是 ajax,也許是 sql query,總之它接受命令做完回傳 callback
因此我們可以很簡單的呼叫
但假設我們要依序執行 query 的話,例如 task1 -> task2 -> task3,很自然地就會寫成這樣:
這樣的問題就是巢狀的 function 裡頭要做的事情越來越複雜,就會將 function 寫成一大包,到最後很難維護。所以很直覺的就將要做的事情拆成 function來處理,例如:
把 function 拆開看起來就不會有巢狀越寫越深的問題了,但是會遇到問題是:
首先我們用 Deferred 方式把 query 包起來
接著我們就可以這樣呼叫
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那接著來寫順序的任務吧:
XDXDXD,翻白眼翻到外太空,當然不是這樣的,這樣還是在寫巢狀的程式。
我們需要用pipe來串聯我們的任務:
這樣看起來就精簡多了,而且也很容易看懂 task 之間的順序關係。
在瀏覽器環境中,可以直接使用 jQuery Deferred,若你不需要 jQuery,可以用 stand alone Deferred。
另外在 node 環境中,可以使用 node-deferred。
本範例程式碼:https://gist.github.com/blackbing/a9dad5c141f51b65b650
不只 pipe,Deferred 還有很多其他的用法,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話可以參考:
ReactJS 是 Facebook 提出的 interface library,專注在 ‘view’ 的更新,避免直接操作 DOM 物件。第一次看到 ReactJS 時,其實我看到
data binding 的機制其實跟 angularJS 很像,但 ReactJS 只針對 data 與 view 的更新,很適合在專案中抽離 template engine 來提升效能,看起來雖然不會少寫多少程式,但至少不用再針對 DOM element 直接操作,也降低 bug 的產生。現在就很不喜歡寫 $('element').find('a').css('color', '#CCC').trigger('blabla')
這樣的程式。
今天在抓蟲的時候發現一個很容易出錯的地方。當我們在宣告變數時,常常會因為不同的 browser 有不同的 API 定義,然後用以下的寫法來判斷宣告哪一個屬性,例如:
用
這段程式希望 screenLeft 會回傳 window.screenLeft ,而在 firefox 會回傳 window.screenX。reference: Window screenLeft and screenTop Properties
但是如果 screenLeft 剛好等於 0 的時候,就會進入
最近把 jenkins 架起來,筆記一下遇到的問題。
安裝方式請參考http://pkg.jenkins-ci.org/debian/,可能我在多年前有安裝過,因此安裝時出現這樣的error:
要移除掉重新安裝:
Reference:
problems installing latest version of jenkins
jenkins 預設跑在8080 port,因此直接連到 http://
Reference:
Starting and Accessing Jenkins
若要看 jenkins 的log,還要加上 log 的參數設定
Reference:
Starting and Accessing Jenkins
設定完之後基本上就可以用了,不過打開瀏覽器的 console 一直會出現
|
|
Reference:
https://wiki.jenkins-ci.org/display/JENKINS/Change+time+zone
最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你的專案 hook 到 Jenkins 啦,我測試的 project 放在 Bitbucket,所以就用 Bitbucket 來舉例。
build1234567
)參考資料 Jenkins hook management。
馬的我追 log 追半天一直 hook 不成功,總之是因為 jenkins 的 hook 格式跟 bitbucket 送出的資料對不起來(我不曉得是哪邊的 bug),bitbucket POST 出去的 data,Jenkins 不吃。
請在 Endpoint 裏頭填入第三點的 url 並且加上一個 &
,讓他忽略之後的變數,例如:
http://```jenkins-server```/buildByToken/build?job=```myjob```&token=```build1234567```&
剩下都留空白。就好了。
push 之後看到 jenkins 開始聽話的工作了,喝杯咖啡犒賞一下自己。
同事 othree 分享了 ternjs,之前看到沒有支援 coffee 就放棄了,沒想到強者我同事就順手加了 coffee 的支援,看起來蠻不錯用的,記錄一下安裝方式。
這裡比較麻煩的是因為 tern 的原作者失聯,為了要支援 coffee script ,因此他自己 clone 了一個版本出來 support。
cd ~/.vim/bundle/tern_for_vim/
cd tern
npm install
完整的安裝說明請參考https://github.com/Valloric/YouCompleteMe#mac-os-x-super-quick-installation
brew install vim
make sure your vim version is up to 4.7brew install CMake
cd ~/.vim/bundle/YouCompleteMe
./install.sh --clang-completer
.vimrc
設定你的觸發鍵.
,例如當你打.
時就會跳出自動完成視窗
.tern-project
file to your project在你的專案加入一個檔案,內容如下。
plugin 還支援 node, requireJS, Angular, Doc Comment,有空來玩玩看。http://ternjs.net/doc/manual.html#plugins
#Done!
接下來就可以在你的專案裡頭的 coffee 使用了,實際使用大概像這樣,可以直接用 require 來讀取底下的 method or attribute。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