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bing Playground

Google plus: Social Network in My View

科技 始終「跟隨著」人性


觀察自己與其他人在使用網路其實很有趣,從早期的「個人網頁(Home page)」到「部落格」到最近的twitter, plurk, facebook,我很有幸身處在這個世代並且見證這些social network tool的成長歷史。這些工具都是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網路帶到虛擬世界中,當然,帶著多少成份的現實生活進去虛擬世界,因人而異,就像有些人寫blog文章只是想抒發心情罷了,有些人發表文章是想要讓大家看到他的見解。有趣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你一定會有部份的言語,不想讓有關的人看到,或是你就是想對某個人大罵特罵,就好像,你想要抒發情緒,光寫日記是不夠的,你一定要跟你朋友講才抒發的了,但其實某些言論你又不想讓「當事人」或是「不相關的人」知道,但隨著時間,你的言論開始受到關注,包含「圈外人」。於是你的言論開始不著邊際,開始用「圈內人」才懂得言語。這就好像一群人在講悄悄話一樣,因為不想讓圈外人知道,所以我語帶保留,或者是發展出一些圈內術語,其實不管科技怎麼進步,工具永遠在跟隨著人性的腳步在走。所以我想聊聊我自己的經驗,並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回頭來看社群工具對我的影響。

Home Page


網際網路出現,個人網站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上課都在教如何做出「有個性化的個人網頁」,所以我學到了如何放我自己的照片,介紹自己,然後。。。沒了。因為我沒什麼內容。

MSN Status


MSN的暱稱欄位,原本只是拿來做個人顯示暱稱的,後來大家開始在上面寫心情狀態,我個人比較boring,鮮少改狀態,不過有很多朋友會在暱稱上紀錄心情,只能顯示一則心情還不夠,後來也出現一些plugin來輪播狀態。所以大家也開始會瀏覽大家的狀態,關心一下對方的狀態,藉此打開話題。這也是一個科技始終跟隨著人性的例子。

BLOG


Blog大概是最讓使用者最愛的產品,加上內容才是王道,而且可以代表個人,所以在各大部落格的帶領之下,開始出現美食部落格、旅遊達人部落格、科技新知部落格、族繁不及備載,甚至開始出現團隊經營BLOG。而我個人使用BLOG的歷史也蠻有趣的。早期申請了blog拿來當日記,也許有時候出去玩寫了一些紀錄,有時候心情不好寫了一些紀錄,也許有時後無聊抒發一些感想。但總之是很空洞的,雜七雜八都給他放上去。但寫了就會想要給別人看,然後就會開始邀請朋友,接著也開始看朋友的部落格,透過網路,我開始了解到一個人的另外一面,反之亦然,你可能會發現,某些人看起來人畜無害,但部落格卻寫的言詞犀利,某些人話不多,但部落格文章卻一篇比一篇長。然而部落格主要還是公開資訊,所以隨著關注你的人越來越多,你反而會開始控制你的言論,這好像有點失去了一些你的權益,老子就是想說話阿~不爽不要看。

Twitter


事實上Twitter就是MSN status的延伸,我沒啥內容,只能碎碎唸個幾句,我不奢求誰看到,反正我就是想碎碎唸,講出來我就爽。是的~剛開始我就是抱著這個心態在使用的,不過我實在不太想在網路上公開自己內心的聲音(好像在大街上被扒光的感覺),所以twitter反而沒有用太多。

Plurk


Plurk是個我覺得很妙的產品,Karma值讓人上癮,但沒癮的人就是沒癮,我會看別人的河道,但是看久了「早安噗」、「午安噗」、「晚安噗」我心裡頭覺得有點難受,傳說這也是karma值帶來的反面,因為有噗就有karma。所以我也僅止於follow別人的噗而已。

Facebook


Facebook也是個很奇妙的產品,我記得我第一次加入Facebook時是因為看到國外的介紹,而主動申請註冊的,註冊之後我發現沒半個朋友,所以隨意發了幾個邀請給別人,也不知道可以玩什麼就關掉了,隔了一年,開始有越來越多人加入,並且以排山倒海而來的氣勢湧入大量的朋友,這時候才發現他漸漸地將實體的社群關係建構在網路上了,也因此找到了一些失聯的朋友,但說是失聯也不算,MSN也都會在線上,但是就是不會聊天,疑哦,facebook因為可以看到朋友的近況,所以我就可以找到有興趣的話題跟他聊天了。好厲害。剛開始我可能還會寫一些自己的心情,但是一樣,隨著朋友越來越多,我依然不太想在大街上被扒光。所以發表的狀態大概都是一些無痛的影片、音樂等等。此時開始有越來越多人重視到隱私權的問題。不過這有點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即使Facebook加上了隱私權機制,不會用的人還是不會用。不習慣的介面就是爛。(事實上我覺得facebook的隱私權其實做的不錯)

Google+


Google+挾帶著無與倫比(?)的氣勢來襲,網友評價兩極,圈圈的概念很好,但也許阻隔了一些使用者的使用心態,相反Facebook的朋友世界大融合的方式擴散的非常快速,你一定在facebook有碰過朋友的朋友竟然是你的大學同學這種經驗。相反地,你在股溝家看到朋友的朋友,不一定就是你們的共同朋友,因為股溝家的圈圈概念,包含你正在follow的對象。換句話說,「Facebook將實體社交搬上網路,而Google野心更大,把實體社交+網路社交搬上網路」這樣說有點怪異,不過至少就我目前觀察的情況是這樣。舉例來說:我可能常常在看某位神人的部落格,也許他有公開他的Facebook,但我「比較不會」去將他加為好友,但如果他公開他的Google+,我就會去將他加為好友。因為Facebook從實體的社交活動為出發點,而Google從網路社交活動開始,不過這也僅是個人偏見,不代表所有使用者都像我一樣。

目前股溝家裡充斥著宅味,大家都在評論股溝家會不會成功(我也是啦XD),自從我踏進這行之後,我就就中了google的毒,「以前的」Yahoo mail有多難用,不用我說,但踏出公司,才發現大多數人留的是yahoo mail,通訊錄上看到只有幾個人用gmail,不禁悲從中來。(這就像看到別人還在用IE6一樣的悲傷)。所以很多人被邀請進股溝家,但也不想介紹自己,放個圖片(鬼才知道你是誰咧~翻桌)。不過至少,股溝家在台灣很成功的打入阿宅的市場了,就像google大多數的產品一樣,太過工程師導向,拉了一條線讓一些輕度使用者只想隔岸觀火。何時正妹才會加入Google+呢?

Future?


對於Google+到底會不會成功,我還是抱持著肯定的態度,但圈圈到底是好是壞,這好比兩面刃,圈住了對facebook感到厭煩的網友,是否也侷限了自己?不過更另我期待的是我希望看到facebook的迎擊,也許facebook也來個facebook circle,弄個更炫的圈圈特效,以及更方便設定的介面,搞不好更容易穩住龍頭的寶座。社群網站(戰)的戰火燒到今年真是精彩,不過,同是網路龍頭的Yahoo跑去哪裡了?Yahoo~where are you?